踏在自己曾經熟悉的大學校園,往事歷歷在目,從五育樓搭乘電梯通往停車場,看著電梯的數字逐層改變,腦海中也快速搜尋每一層樓曾踏過的足跡與回憶……經過社會的洗禮與歷練,再度重回屏大的感覺,真是很美好,那栽培我多年的地方,有著我最青澀的歲月,最甜美的回憶。
大學畢業後,從來沒有想過,會以「校友」的身分回母校與學弟妹們座談,這緣份來自於同事及三年前屏教大的一場採訪。某天,同事特教老師來找,告訴我她要參加「高雄市特殊優良教師」的選拔,希望訪視委員到校評鑑時,我可以到場分享她在特教上的努力。聽完,我爽快答應!
對於旻青老師的教學,我心裡想的是「這樣優秀的老師不支持鼓勵,怎麼說得過去?」心中暗自高興,難得有機會可以細數旻青老師在教學上的認真,而且還是對「訪視委員」說。這使我開始期待訪視那天的到來,雖然訪視的時間我正好有課,但是,說什麼都要排除萬難,準時到場。
訪視那天,兩個委員到場(都不認識),委員問到旻青老師的教學表現,我毫不保留的誇讚旻青老師在特教上的付出,及對她教學的肯定與感謝。
訪談結束,我起身離開,主導訪談的委員突然對我說:「晉如老師,我認識你,我的學生以前採訪過妳!」
我滿腹狐疑,因為委員看起來非常年輕,他的學生……是誰呢?
大概見我丈二金鋼摸不著頭緒,委員遞給我名片,原來是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侯雅齡教授,哇!這才勾起我幾年前的回憶。
被教學熱情感動,激發未來想成為優秀的教師
話說三年多前,屏東大學 (原屏東教育大學)特教系大四學生,因為侯雅齡教授的一門課,她們在課堂上想介紹翻轉教育的熱血教師,於是透過臉書聯絡我,一看到是母校的小學妹們,開心之餘便一口允諾。臉書聯繫一個月左右,她們小組便從屏東搭車到岡山來找我。當時和小學妹們聊了不少,除了拍照,也錄了幾段影片。
之後的某天,侯教授班上的某位學生突然發來簡訊,告訴我她被我的教學熱忱所感動,激發她未來想成為一位優秀的好老師。我猜想,必定是學妹這小組的課堂發表太成功了,才能引起同學的熱烈迴響。
緣份如此相繫,因為母校小學妹們的牽線,讓我與侯雅齡教授結緣,雖然只聞其名;因為同事旻青的優良教師訪視,讓我與侯教授再續三年前緣份,得以相見歡。這次,因侯教授的邀約,在踏出大學校園多年後,能重回母校,與屏大的學弟妹們分享國小教學樣貌,這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!
看見臺下的未來教師(大一、大三學弟妹)專注炯亮的眼神,個個充滿活力。兩個小時的分享,不但不覺疲憊,反倒讓人覺得時間倏忽而過。
演講不小心「超時」了,侯教授問大家,是不是先告一個段落,我準備做結尾,因為下一節課,大家接著要去上其他必修課。只是,全場沒人反應,繼續瞪大眼,端正坐好看著我……(其實我正講到精采之處)。
侯教授會後才告訴我,她見學生沒有離席的打算,所以,她先去找下節必修課的教授打招呼(每堂課必點名)。這場分享能圓滿收尾,要謝謝侯雅齡教授,也謝謝特殊教育中心主任黃玉枝教授 ,謝謝下一節必修課教授的體諒與包容,以及學弟妹們的熱情捧場。後會,學弟妹來請我簽書及拍照,母校的溫暖就是不一樣,感動在心!
侯教授與黃教授聽完我的分享,非常開心也很激動,謝謝我以班級孩子兩年的成長為例,讓學弟妹們知道「老師,是有能力帶領孩子徹頭徹尾改變的,凡是絕不輕言放棄」。孩子如果遇見對的老師,哪怕只有兩年,孩子的一生將深受影響。
我想,我明白侯教授及黃教授的用心良苦,當我自己還是大四學生時,「老師」這個職業,對我而言,不過是社會上360行中求溫飽的工作之一,很難具體想像真正進入職場時所面臨的挑戰。如果,在大學時期,有機會接觸在職學長姐,拉近教科書與現場教學的距離,讓理論與實際接軌,我想,視野會更不同。
之後,在兩位熱情教授的帶領下,參觀了特教研究所辦公室,由侯教授一手設計的辦公室真是時尚感十足。我們聊了不少,原來侯教授也自屏師畢業,是我的學姐,真的是人親土也親了!
踏在自己曾經熟悉的大學校園,往事歷歷在目,從五育樓搭乘電梯通往停車場,看著電梯的數字逐層改變,腦海中也快速搜尋每一層樓曾踏過的足跡與回憶……
經過社會的洗禮與歷練,再度重回屏大的感覺,真是很美好,那栽培我多年的地方,有著我最青澀的歲月,最甜美的回憶。
感恩過去的生活如此有意義,為今天帶來能力,為明天創造願景。
屏大親愛的學弟妹們,我們一起加油!
延伸閱讀
高鐵無情講師大遲到,如果你有本事的話,就征服全場…結局展開大逆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