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未來想過的生活》作者序

開啓孩子的生命潛能,培養孩子的未來生存力

當老師多年,自覺老師就像是個擺渡人,帶領著學生出航追尋夢想、穿越浩瀚無垠的學海。兩年後,船到達彼岸,送走學生,又接手一批懵懂新面孔,繼續用自己的熱情、耐心、愛心澆灌小小幼苗。兩年後,再次引領孩子到達知識的殿、理想的彼岸。就這樣,大約來回十多趟,任務達成功德圓滿,老師退休歸隱。

2014年8月,任教高雄市岡山國小高年級導師的我,準備迎接五年級全新的一班,繼續擺渡人的使命感,打算大展身手助渡河的孩子一臂之力,期盼這嶄新的一屆,孩子們能夠勇敢揚帆,乘風破浪。

一切就從「籤王班」開始說起

只是,萬萬沒想到,新接這班,班級組成分子所營造出來的各種應對進退、學習態度、珍惜物力、與同儕相處等狀況百出,常常令我疲於奔命、不堪其苦。其中,最棘手的問題莫過於對學習「無感」,甚至是對學習的「強烈排斥」。

孩子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,每天上課放空、懶得聽課、大腦罷工,拒絕老師的循循善誘,反正放學後不能回家,必須到安親班報到,不會寫的作業還有安親班老師可以求救。沒有安親班的孩子,課業跟不上,作業不會寫,就祭出「我三、四年級就沒在寫功課了,又不是現在,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!」、「我以前就考全班最後一名,爸媽又不會怎樣!」似乎就更有理由每天到校就是「等下課、等吃飯、等放學」,當個「三等學生」。一天在校8小時,總該有什麼事情是能集中焦點,日子才不會太無趣。所以,就在其他地方花心思、動腦筋。男生下課與別班學生搶遊戲器材、搶籃板,常常玩到起口角糾紛、玩到擦傷,誓言討回公道。接近青春期,情緒容易受到煽動及影響的他們,甚至一言不合、看對方不順眼,動口動手又動腳的情形,簡直成了家常便飯。更甚者還有莫名的新仇舊恨,又免不了大打出手、惡言相向,戰場還蔓延到其他班級,擴大事端⋯⋯

有感於一直以來教育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,許多人都是出了社會之後才知道「現實的殘酷」。教改改了二十多年,從我年幼時不知為何求學,到現在自己當了老師,我的學生依舊徬徨,家長束手無策。雖然孩子才10歲、11歲,然而。再過8年、10年,就是社會新鮮人了。在他們的黃金年代,是要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,還是渾渾噩噩浪費寶貴的光陰?我該怎麼讓孩子早點明白「現實與理想」是有差距?

聽見班上孩子說「我不想讀書,以後找工作就好了。」一語道出破綻,原來孩子想跳過求學階段,直接「找工作」,但是,工作有這麼好找嗎?於是,我開始著手設計「未來想過的生活」學習單,讓孩子親身體驗「貨真價實」的世界。

完成看報紙找工作、撰寫履歷表、買房買車、算出一個月的基本開銷等 6 張學習單後,當孩子驚見自己一個月竟然需要二、三十萬元的基本開銷,才發覺兩、三萬元的薪水根本無法滿足自己「未來想過的生活」,霎那間終於領悟來學校求學讀書,到底是為了誰!

教育貴在啟發,唯有讓孩子經由親身探索、體會、操作、思考、提問,才更能感受那強烈的震撼,內化習得的經驗,課堂上也不再只是老師講學生聽,而是提升每個孩子的學習位階,貼近真實生活的體驗,孩子學得充實又有樂趣,同時又是一種高效能的學習。自身寶貴的體悟,絕對勝過大人千百萬次苦口婆心地告誡孩子:「要體諒父母的辛勞與犧牲,要知足節儉,要有正確的金錢觀⋯⋯」

難以預料的廣泛迴響

原本只是想將教學活動分享至個人臉書,讓班級的家長知道我們進行了什麼活動,萬萬沒想到,短短一天之內,數千則的留言大量湧入我的臉書,從研究所、大學,高中、國中小等各階段的師生都是詢問的對象,甚至,孩子尚在襁褓中的家長,也表示想要預留學習單,以後給孩子寫。

此外,更收到上千位臉友的交友邀請,2 萬多筆的分享,各家網路媒體紛紛捎來訊息要求授權轉貼文章,無論哪個線上傳媒轉貼都有超過 3 萬、5 萬的「讚」次網路以等比級數的速度快速傳播學習單?網路超越了時空的限制,似乎每個人都成了訊息傳播的基地台。爾後,我的臉書不斷收到來自中國、香港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臉友的來信,更遠傳至英語系國家而有所回應,讓我一頭霧水,怎麼會有其他國家的臉友找上?直到朋友告知,才知道這份教學活動學習單在香港及中國都有媒體報導,超過百萬人次閱讀過此學習單,這不僅是我第一次深刻體認到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威力,在各地造成的種種迴響也早已超出我所能預期的結果。

靜下心思考,當初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班上孩子不讀書的問題,卻意外引起共鳴,還跨越海峽到達他國。難道,他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嗎?

許多網友說:

「為什麼我們小時候都沒有遇到像妳這樣的老師?」
 
「如果小時候有這份學習單,我的人生就要改寫了。」 

「想破頭不知道要怎麼告訴孩子現實生活的樣子,老師的方法太令人激賞了。」

「一直到出社會工作才知道錢難賺,原來連養活自己都很難。」

「看完我嚇一大跳!老師給孩子夢想的空間,也讓他們了解現實的殘酷。」

「生涯職業探索課程國小就落實了,而且還融入理財教育,太讚了!」

「孩子能透過自我探索,預想未來可能面臨的生活,用引導代替教導,完全不用說教。」

「教改巨獸還搞不清楚的事,晉如老師做到了!」

「這份學習單大學生也應該來做,大一到大四,每年都做一次。」大學教授說。

實在很難想像,一個國小五年級的教學活動竟然可以全台瘋傳?一位默默堅守崗位認分教書的平凡小學老師,突然被「看見」,我甚至一度懷疑,難道臉書故障了嗎?

過沒幾天,學校不斷接到各家媒體要求採訪的電話,當 SNG 車一輛輛開進校門時,孩子們也大吃一驚。就這樣,新聞媒體接二連三入班來採訪,並以「神作業」來稱呼這份學習單,直到一個多月後都還有電視台來訪。班上孩子們倒是樂開懷,生平第一次「上電視」,過足當「童星」的癮。

當聯經出版公司主編惠鈴找上我時,希望我能將教學及發想過程書寫成專書,自認文筆平庸,認知寫書對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,不敢拖累大家,因而委婉拒絕。

一個月後,某日在網路上見到聯經出版的《工作大未來》一系列的繪本套書,驚為天人,這套書帶領孩子探索各行各業的工作情形,揭開每個行業的真實面貌。此書除了正是我帶領孩子「求職」,認識職業的最佳幫手。完成「未來想過的生活」後,深化「職涯課程」,就是我下一階段最想教給孩子的事。此套書與我所設計的「我讀職人─認識職業,行行出狀元」一系列的課程理念不謀而合,見書大喜,因為這套書,再次與惠鈴結緣,這才開始了《未來想過的生活》這本書的撰寫。

這本書所集結的各篇章都是當時上課的真實樣貌,有些是實作而歸納出的感受,有些是環繞於觀察教育現場實況的心得。從一開篇時擔心寫不出來,也怕在負擔已重的教學工作及生活中再添加肩頭擔子,到最後書寫已轉化為一種抒發及記錄。寫書的這一段期間,不斷有來自各地的教師及家長,詢問操作學習單的方法及要領,更促使自己再忙碌都要趕緊把書完成。

讀完這本書,相信對讀者的教育思維會是個大翻轉。也衷心期盼,唯有擺脫「為了考試才讀書」的心態,才能從更高的眼界看到學習的全貌,這樣的學習才更有意義、更有價值。讓我們一起點燃孩子的生命潛能,培養孩子的未來生存力。讓台灣教育更進步,是你我責無旁貸的使命。

創意教學魔法教師 林晉如

我是林晉如老師,對教學充滿熱情,熱愛閱讀與藝術。喜歡創意過生活,分享妙點子。

希望能與同好激起火花,共創利他互好的學習環境。

為學生好,也就是為臺灣好。

熱門文章
最新文章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