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詢問,三天兩夜畢業旅行,孩子應該帶多少零用錢?
住宿、交通、景點門票、用餐的費用,已經包含在旅行的費用當中,所以,零用錢的部分,大概會用在購買喜歡的紀念品、禮物,或是旅遊途中的飲食需求。
為什麼需要提早思考?
過去有孩子帶了6000元零用錢出遊,結果背包放在椅子上,裡面的錢包還在,但錢竟然不見,一直以為錢都在,未料錢早已不翼而飛。
接下來,老師請櫃台協助,服務員廣播協尋,同學大家分頭幫忙找,也請大家各自留意自己隨身物品。
因為遺失的金額很大,詢問家長,家長才說「就要他不要帶這麼多錢,沒想到被偷,真是氣死了!」
問了孩子為何一定要帶這麼多錢出來?
孩子告訴老師「錢放在家裡,他更不放心。」
地理位置的考量
不同區域的生活成本、物價水準不盡相同,旅遊區觀光景點的消費物價比較高,同樣的飲料,價格可能是雙倍,物價的差異也需要考慮進去。
同儕及社會性比較
出遊時,能否維持過去的消費習慣,是否會受到同儕的影響,建議家長先跟孩子討論原則及底限。
國小的學生對於扭蛋機、夾娃娃等「動態體驗」有著高度興趣。曾在遇商店買完飲料後發生:
扭蛋一次60元,想扭喜歡的小物,不幸一直扭到不喜歡的。不想要,直接送給同學,扭到最後,發現沒有錢買其他東西,才後悔剛才為何扭這麼多?
夾娃娃手氣差,一直夾不到,同學圍觀,氣氛濃厚,感覺很漏氣,腎上腺素大噴發。
花了600-900元夾娃娃,但是,後來娃娃都送給同學,為什麼?因為「家已經有很多娃娃」。
有些人選擇「保夾」,但投過超額後,還是夾不到,錢卻已經花掉了。
衝動購物後是「無法退錢」的!
小朋友買了禮品後,沒錢買其他物品才發現剛有失考量,想要進行「退貨」,沒想到,商家「不給退錢」!
為什麼不可以退錢?
家裡網購買的物品不想要、不喜歡都可以退,為何商店這麼無情?搶錢嗎?
依照「消費者保護法19條」規定,「通訊交易」或「訪問交易」的消費者可在收到商品或服務後7日內,「不需要理由」與負擔退貨費用「解除契約」(可以退貨)。通訊交易指的是「網路購物」,收到貨後,看到實物覺得與原先看的差異甚大,想要退貨可以退。
但是,在「實體商店」買東西,不屬於「通訊交易」(網購)及「訪問交易」,所以,不能向店家要求「退貨」,但可以在雙方契約的鑑賞期內進行「換貨」。
小朋友想「退貨」與法不合,錢拿不回來,除非買到的是瑕疵品、損壞品,至於後悔不想買了,無法退錢,只能換貨。
錢帶不夠你借我錢
看到同學買星巴客,看到同學請同學喝星巴客,錢不夠,想要的無法滿足,向學學借錢,同學好心借錢,但事後,忘記借多少,要還多少?
有人堅守持「已經還錢了」,同學說「沒有還」,變成羅生門!
有借沒還,再借困難。最好不借,自己帶足。
家庭背景影響金錢觀
成長在富裕家庭,20000元對他來說是小錢,但成長在經濟困難的環境中,20000元很多。
200元、2000元、20000元,在各自家庭裡代表的意義不一樣,因為家庭背景不同,金錢觀也有所不同。
所以,畢業旅行零用錢該給多少,應該帶多少,取決於孩子的需求和活動計畫,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討論預算,確保孩子們有足夠的零用錢,有原則、有底限的使用,不為花錢所困擾。
#千金難買早知道
#萬金難買沒想到
#提早思考與討論
延身閱讀
專屬畢業禮物1─打開國小的回憶錦囊,用心製作深情永存,寫出心底的感動與祝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