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近月考,例行公事就是複習。在班上,學生愛看課外書的程度超過課本,但總不能課文中的字詞只會「認」而不會「寫」,會認字不代表會寫字,畢竟國小階段還是要將國字寫「正確」才行,總不能常常把「繁體字」寫...
每近月考,例行公式就是複習。在班上,學生愛看課外書的程度超過課本,但總不能課文中的字詞只會「認」而不會「寫」,會認字不代表會寫字,畢竟國小階段還是要將國字寫「正確」才行,總不能常常把「繁體字」寫成「簡體字」,而且還是「自創」、「獨樹一格」的簡體字,不知道是哪一國的字?
每次考聽寫,老師出題,老師批改,一次改完全班將近30本,除了眼睛快脫窗,到底孩子們有沒有「增能」?總覺得國字程度越來越好的就是老師。但是,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孩子才對,為了出題,老師都要翻閱課本很多遍,字詞熟得不得了,如果這動作換成孩子們去做,應該可以更有效的增能。
權利下放讓學生參與出題,當一日教師
上學期初新接這班五年級,就跟孩子說以後聽寫自己出題,試卷洗牌後大風吹,吹到哪張就寫那張。結果孩子們不但不敢嘗試,還強烈抗議,覺得試卷難易不同會造成分數不公平。喔!好吧!這麼在乎分數,我嚇了一跳!
經過一學期「震撼教育」的歷練,老師課堂上的教學風貌次次不同,許多時候還是「驚嚇大於驚喜」,孩子們應該早要具備「處變不驚」的能力才是。為了不要都是老師在「增能」,於是我又提出了「自己出題」這件事。
心臟果然是越練越大顆,這次沒有人唉唉叫了,取而代之的是興奮不已的心情,因為想要挑戰「考倒同學」的決心異常旺盛,但又要符合老師的規定,要出「重要而有意義」的字詞,孩子們莫不摩拳擦掌認真的閱讀課文(太好了,這就是為師的目的),每位都精心設計了題目。
每天都有人輪番上陣詢問「到底什麼時候要考試?」
試題收回來後就擱在一旁,每天都有人輪番上陣詢問「到底什麼時候要考試?」 咦!什麼時候這麼愛考試了?因為才剛出完試題,記憶深刻,所以我故意拖了幾天,等孩子都快要忘光時,才宣布要發他們「期待已久」、終於「如願以償」可以寫到的考卷了。孩子為了不要被同學考倒,又立刻複習起來(太好了,這就是為師的目的)。
孩子等待試卷的到來猶如辰勾盼月,望眼欲穿,從發下「驚喜試卷」到寫考卷時的興奮模樣,都看得出孩子腎上腺素仿如大量噴發,到哪去找這麼愛考試的學生啊!寫完後才告訴他們要交回給出題者批改,聽到出題者還可以親自批改同學寫的考卷,腎上腺素又再度噴發。
人真的是很神奇的動物,以前看老師批改考卷時都會替自己或同學捏一把冷汗,或掬一把同情淚。卻在自己變成「老師」時,瞬間變成「嚴師」,一切「絕不妥協」,一筆一劃稍為歪了、斜了就立刻「打入十八層地獄」,完全不接受「關說」,沒得商量,「恨鐵不成鋼」及「名師出高徒」的信念堅如磐石、誓不可摧。
因為這樣,自覺被誤傷者,自認沒誤傷人者,雙方就告來老師這,我只一句話就把大家驅散「去看聖經版本(課本)」,大家又開始認真閱讀課本(太好了,這就是為師的目的),此外還各自找來「陪審團」一起研究到底一筆一劃寫得對不對?(太好了,大家一起共學)。我後來仔細看,孩子們寫的其實都對,只是還是逃不過「嚴師」鷹眼般銳利凶猛的眼神。
全部批改完後貼上黑板,大夥興奮衝上前欣賞別人的出題,順便評論一番是否有「增能」效果(太好了,又複習了好幾次,而且一次看很多張)。考完後雖然幾家歡樂幾家愁,但問他們下次還要不要出題,竟然都說要,還覺得題數太少,頗有「遺珠之憾」。
深入練習,學生練習出題的好處
孩子自己出題有個好處,一來老師省事,二來學生確實增能,三來因為每張考卷都是世上「獨一無二」,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會有「長頸鹿」問題,四批改時又能再度複習,五揪團一起審答,共學之外順便聯絡情感,一連下來,無形中反反覆覆不知加深了多少次印象。然後,不但沒人抱怨讀書辛苦,還樂在其中,一舉數得,摸蛤蜊兼洗褲。
至於上學期孩子們最在乎的「分數公平性」問題,考完後就「無人聞問」了,也沒人在乎老師有沒有真正算進平常考內。
學習,本來就不是為了分數。
學習的過程中,如果有樂趣、驚喜與挑戰,誰還會在乎「分數」這件事!
延伸閱讀
比分數更重要的事,一張數學考卷就可以讓孩子陷入天人交戰,滿頭大汗